院系新闻
教书育人,薪火相传 ——数学系举办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内训暨证书颁发仪式
发布人:发布时间: 2022-12-12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为加强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内部交流,促进讲师团成员自我成长,提升学业帮扶效果,12月8日,数学系举办了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内训暨聘书颁发仪式。南京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督导师维学教授、南京大学“我最喜爱的老师-恒星奖”获得者黄卫华教授、数学系党委副书记张巍、党委秘书孙文杰以及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的成员代表参会,会议由数学系辅导员李金津主持。
李金津老师首先介绍了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的运行情况。讲师团隶属于数学系,是在数学系学生会组织下、数学系团委指导下成立的朋辈互助与学业支持的学生组织,申报并入选2022年南京大学劳动教育特色实践项目。辅导课程涵盖微积分I、微积分II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简明微积分和体验数学,现已举办辅导70余场,时长达170小时,辅导人数达2500余人。
两位资深的“老”教授向年轻的“新”讲师们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。师维学老师建议讲师团的同学们,讲课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,要对讲授的知识理解非常透彻,才能在讲课时应用得流畅自如。他在多年担任教学督导的过程中发现,有些老师授课时一直看着教案、或者大部分时间面向黑板写板书,这都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,缺少和学生交流也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。“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”师老师用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勉励大家,琢磨合适自己的“教法”。
黄卫华老师提醒讲师团成员,要注意在讲台上的衣着、形象,让学生们从老师的精神面貌上体会数学之美。要在讲授中逐渐渗透数学的思想,让学生们对数学有好感。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,要教会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。
讲师团的同学们就稚嫩的“职业生涯”中遇到的困惑和两位老师积极交流,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?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?如何平衡讲授思想方法和应试的关系?如何把控上课的节奏?如何照顾到大部分同学的理解程度?如何提高教学自信?两位老师都把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“倾囊相授”,耐心地和年轻的同学们做了充分的交流。
师生们还围绕“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‘第一个南大’”的要求,对如何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、如何提升教学帮扶效果进行了“大讨论”。
随后数学系党委副书记张巍做总结发言,首先她感谢了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的同学们对学业帮扶的积极付出,同时希望同学们在担任讲师的过程中多思考、多学习、多磨练,积极促进自我提升,希望同学们在奉献的同时有更多的获得感。
最后举行了“菁菁南数”讲师团聘书颁发仪式,两位已退休但还在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老教师,把一张张聘书交到年轻同学们的手上,这是教书育人精神的薪火相传。